文/古明芳、徐郁雯
極端氣候事件頻仍,科學家提論據。 朱韻璇攝
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每兩年在西太平洋區舉辦的「西太平洋地球物理會議(West Pacific Geophysical Meeting,WPGM)」,6月22-25日在台灣舉行,來自全世界有一千四百多人參加,中華民國地球科學學會理事長、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院長趙丰說,氣候變遷在地球整個歷史演進中不斷的發生,規模大小不一。工業革命以後,人為成分影響氣候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因人類生產活動所產生溫室氣體的排放,使得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自十九世紀中期起就逐漸上升,造成全球暖化的現象。因此大會特別以「全球變遷下的極端天候事件」為主題,邀請國際知名專家演講。
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2月提出研究報告指出,未來氣候暖化對亞洲國家的傷害將特別高,土地將更為乾燥、洪澇次數增加、颱風的威力增強。颱風、乾旱、洪水等極端氣候型態機率增加且增強。由於氣候變遷加劇,熱浪、暴雨、洪水及乾旱等天災更頻密且強度更大,使每年天災所造成的死亡人數不斷上升。
艾米勒.歐卡(Emile Okal):蘇門答臘海嘯襲擊的五年後,我們學到了什麼?
美國西北大學艾米勒.歐卡表示,歷經蘇門達臘的地震與海嘯已經五年了,隨後的事件皆可驗證哥倫布的壓力轉移模型/理論,但偶發事件的時機和規模仍然是難以預料的。以地殼來看,我們必須摒棄地震震度可由地殼變數來預測的概念。
站在海洋動力學的立場來看,這次事件證明海嘯包含了地殼表面與大氣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前者提供了一個以地面為基地的地震儀來記錄海嘯的結構,後者提供像是海嘯陰影、電離層偵測等觀察。
相關的科技發展可為海嘯預警系統帶來技術的進步。海洋偵測系統對於海嘯波浪的偵測,也可延伸至水平性的 (藉由因地震引起冰山移動的記錄)及較高頻率的淺層海水波動。這些高頻率的構成要素涉及了更遠部分的共鳴影響和必要的疏散措施。
艾米勒以薩摩爾群島中的兩個小島在同一個海嘯事件的傷亡人數有明顯差異,其中一個美屬小島,到處可見預防海嘯的逃生標語,「時時提醒有發生海嘯的危險」,因此傷亡人數極少。另一個小島人民則無此警覺性,導致在海嘯事件中有大量傷亡人數。
劉家銘:浮塵、暴雨與氣候變遷
中國表面溫度自1900年以來已上升超過2度,自1980年以來每10年增加超過0.3度。約30-40%的增加,可能被氣溶膠所掩蓋。過去的30年,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和冰川覆蓋面平均深度下降了5-10%。
亞洲氣溫將依不同的排放情形,增加攝氏3-5度,即使在控制之內 (2050年之前450 ppm),在下一世紀,地球溫度仍將持續以每100年上升約攝氏 1度的速度向上攀升。
劉家銘教授表示,全球氣溫的上升是過去工業化累積的結果,尤其亞洲地區的工業化,導致世界上超過 60%的污染產生於亞洲季風區。而「季風」與乾旱和洪水有關,它和「氣溶膠」是危害亞洲季風區最嚴重的兩個環境因素。
大氣中的懸浮微粒(氣溶膠、雲、降水)與熱源的互相調節和互動,改變了季風的水循環。根據1961年至2009年降雨資料,中國南方4月至5月的雨量較少,但6月至8月的極端暴雨事件卻明顯增強。
劉家銘教授表示,短期之內仍無法制止氣溫的上升,尤其高山地區的氣候變遷是「明顯且迫在眉睫的危機(a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喜馬拉雅青藏高原冰川是亞洲七大河川:恒河、印度河、雅魯藏布江、薩爾溫江、湄公河、長江、黃河的源流,供應亞洲許多國家的水源。喜馬拉雅青藏高原的冰川的加速融化,將會危及整個亞洲的供水。
劉家銘教授說,加速融雪和冰川退縮在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可能的原因,包括溫室效應、加熱大氣氣溶膠、煤煙和粉塵的「雪深作用」(Snow-darkening effect)。所謂「雪深作用」,是指黑碳、粉塵沉積在雪地上表面使其變暗,黑色表面將吸收更多陽光,導致雪融化得更快。劉家銘教授指出,亞洲會有水源短缺的問題,各國政府應正視此問題,在經濟政治上有相對因應措施。
劉維寧:地日系統的極端事件與2012?!
2012年將是一個太陽活動高峰年,2012年至2014年太陽活動將會很強烈,是否會對地球環境造成如電影《2012》般的災難,各國地日科學家皆關注此項議題。地球和太陽之間的磁場會影響天氣、極光、能量的產生,磁場也可能是加熱日冕的未知能源。但是我們卻不甚瞭解太陽爆發和地磁爆活動,及其之間的相互關係。
加拿大航天局首席科學家劉維寧說,「不管發生什麼事,太陽明天依舊會升起」這句話似乎預設了「太陽是永恆的」。他提醒,有很多事情在今日唾手可得,但在未來卻會受到挑戰。水、石油和太陽都是顯著的例子。
劉維寧參與了中國所推動的太陽監測衛星計畫「夸父計劃」將於2012年完成,其由三顆衛星組成,將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系統的日地空間探測計畫,將探測空間風暴、極光和空間天氣,可建立太空天氣的預報系統。
其中一顆衛星在距地球150萬公里的日地連線上,全天候監測太陽活動的發生及其伴生現象。另兩顆衛星在地球極軌大橢圓軌道上飛行,用來監測太陽活動導致的地球近地空間環境的變化。希望能改善內日冕的關鍵過渡區影像,改善對太陽時空結構的瞭解。同時將利用以12小時為運轉週期的莫尼亞軌道,達成對尖點和極光磁力線的長期觀察,以改善磁層和電離層聯結的現有知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