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和30年前相比,梅雨季長度減少四分之一

石門水庫的蓄水量僅剩2成,新北市和桃園部分地區,下週即將進入第三階段限水,曾文水庫蓄水量也跌破25%,全台巴望梅雨解渴,不過師大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黃婉如團隊,比對台灣近30年降雨資料,發現梅雨季從5月中旬延到5月下旬,且下雨時間減少四分之一,強度增加,頻率卻減少,對水庫蓄水相當不利,還可能累積淤泥。

鋒面北移,梅雨下不來台灣

02
師大理學院院長賈至達(左)、師大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黃婉如(右)攝影/林慧貞 

每年春夏交替時,太平洋暖氣團向北推進,在華南、台灣一帶,和大陸冷氣團僵持不下,交會處形成滯留鋒面,導致連綿降雨,由於正值梅子成熟時,這波鋒面雨又俗稱「梅雨」;台灣降雨集中在夏季,但如果颱風帶來的雨量不足,春雨又不如預期,就只能「望梅止渴」,但在氣候變遷下,梅雨可能變得越來越不可靠。

黃婉如團隊調查台灣30年來5、6月的降雨和溫度,發現冷空氣減弱,暖空氣越來越往北,鋒面交界帶從北緯23度,北移到25度,台灣的緯度大約在23.1度,也就是說,梅雨鋒面越來越下不來台灣,就算來了,時間也從5月中旬延到5月下旬,換句話說,台灣缺水時間可能越來越長。

除了鋒面往北,連降雨天數都縮短了四分之一。黃婉如表示,1982年到1990年,梅雨天數平均約20天,但2008年到2012年,卻只剩15天,「別看只有差5天,這可是四分之一的量,」而且頻率減少,降雨強度卻增加,對水庫蓄水不利,因為強降雨留不住,又會帶來泥沙淤積。

師大團隊同時調查和台灣類似緯度的華南,也發現相同現象,推測可能與西太平洋海溫異常有關, 因為西太平洋海溫增暖的幅度是全球的2~3倍,不過目前學術界對這樣的趨勢,並沒有一致的解答。

03  
虛線是鋒面降雨,梅雨即是鋒面雨,實線是午後對流雨,雖然兩者在近年起伏很大,但從整體趨勢來看,近20~30年,對流雨有增加趨勢,鋒面雨則減少

對流雨增加,鋒面雨減少

梅雨北移,台灣中南部是否因此更缺水?黃婉如認為並不一定,因為中南部還有對流雨、西南風帶來的水量,只能說中南部5、6月靠梅雨挹注的比例會減少,但是否因此缺水,還需更多資料分析。

師大研究團隊分析近20~30年5、6月的降雨類型分配,發現台灣午後對流雨的比例確實增加,鋒面降雨減少,但各地情況不同,有些是對流雨頻率增加,但強度變小,台北則是頻率和強度同時增加。不過若和1960年代相比,對流雨卻減緩,詳細情況師大團隊仍持續分析中。

這些梅雨的研究2014年9月在登上「英國皇家氣象學會」的《國際氣候期刊》線上版,今年將正式刊登。

04  
右圖為鋒面北移的示意圖,藍色是冷空氣,紅色是暖空氣,直軸是緯度,兩者夾雜處即是封面出現的可能緯度。可以發現近30年,冷空氣和暖空氣的緯度都有北移趨勢,因此鋒面交界處也從北緯23度移到25度

乾旱、酷寒同時出現,科學家籲重視氣候變遷

除了台灣面臨67年最嚴重乾旱,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也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師大團隊和美國猶他氣候中心副主任王世宇跨國際合作,模擬17種氣候模式,發現使用化石燃料,可能讓氣候變遷越來越劇烈,「偶極」(dipole)現象出現更頻繁。

黃婉如解釋,「偶極」是發生在北美的氣候現象,可能因東亞沿岸海水變冷,影響大氣環流改變,美西被高壓籠罩,越來越乾,美東同時出現低壓,氣溫下降,過去兩年美國加州便遭遇強烈的乾旱,美東卻嚴寒多雪,呈現非常兩極化的氣候。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偶極現象?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可能是主因。研究團隊模擬使用化石燃料的地區,發現「偶極」出現的頻率,比沒用化石燃料的地方高。此研究已發表在「英國皇家氣象學會」的《大氣科學快報》。

黃婉如強調,全球氣候變遷越來越嚴峻,雖然台灣乾旱的原因還有待研究,但極端氣候已經是不得不面對的情況,政府應該正視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儘快找出解決之道。

05  
北美出現「偶極」現象,美西被高壓籠罩,越來越乾,美東同時出現低壓,氣溫下降

 

相關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6765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m65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