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公告單位: 祕書室第一組
發表時間: 2010-04-20


 


 ncu_news_file_20100420095247_rand67.jpg新任的校友總會理事長、榮企(股)公司總經理王隆給人溫文儒雅的印象,早在十五年前即投入校友會服務工作,長久以來默默付出,不求回報,教人難以想像他曾經有段輕狂的青春歲月。他表示能考進中央大學物理系並順利畢業,已是「萬幸」,因此格外珍惜與母校的情緣,未來希望號召更多年輕校友、義工加入校友服務的行列!
 
 王隆認為,新任校友總會的首要任務,就是建立中大人的認同感,讓畢業校友很有自信地說出,「我是中央的!」形成一股顯性的力量,在各行各業彼此提攜、照顧。


 這樣的初衷其實自來「附中人」的認同感。師大附中畢業的他,發現附中雖非第一志願,但培養出來的學生都很樂於說出自己的母校,這代表著一種教育養成、一份共同記憶。


人不輕狂枉少年


 高中時期玩得很「瘋」的王隆,第二年重考才進中央大學,他不諱言內心其實悲喜交集。喜的是他總算破除高三導師說他「考不上大學」的魔咒,讓父親感到欣慰。失落的是,習慣台北繁華生活的他,面對著眼前一片紅土、兩棟建築的校區,內心時感孤獨,老想逃避。


 所幸,活躍的他終究還是找到了一片天。他與李鍾熙、方有毅等共組熱門樂團,擔任band主唱,他回憶地說「樂團剛成立時,在秉文堂開唱,小貓沒幾隻,到了畢業演出時卻是人山人海,非常轟動。」正因為太投入課外活動而荒廢了課業,致使王隆面臨「大四延畢」的命運,他自我解嘲說,「延畢」不是新鮮詞,早在民國六○年代,身為在台復校第二屆校友就已開先河了,能從中大順利畢業,對他的一生有關鍵性的影響。中大彷若搖籃般,陪伴王隆走出年少輕狂的歲月,讓他對母校充滿感恩。


 回憶過去,曾經「當」他兩次的楊潔豪老師對他影響最深。王隆說,正是受到楊老師的精神感召,才會在畢業多年後加入校友會。學生時代的他很「混」,沒想到老師居然會找上我,感動加上念舊,從此與校友會結下不解之緣。


校友會的不解情緣


 王隆回想,十五年前剛加入校友會時,他是最年輕的一員,大部分的理監事都是德高望重的老校友,如前中央銀行總裁謝森中、前台大校長虞兆中、前監察院長王作榮、前中視公司董事長楚崧秋、前華視董事長易勁秋、新亞建設開發公司董事長鄒祖焜等。「這些電視裡的知名人物突然就站在面前,真會讓人受寵若驚。」他從老校友身上,強烈感受到他們對中大的懷念和期許,也從中感受到年輕校友的使命。


 相較於許多學校的校友會已有多年歷史,王隆說「中大的校友總會才邁入第五屆,還在幼兒期,要學習成長的地方還有許多。」他感謝前幾任校友總會理事長的貢獻,第一任史錫恩理事長,讓校友總會組織架構法制化;第二屆張昭焚理事長,促成系所友會的成立,搭起更多聯絡平台;第三、四屆理事長廖溪同,與母校互動頻繁,讓校友凝聚力邁向新高。目前他則擔任中大校友總會理事長、中大學術基金會董事、戴運軌學術基金會董事等職,與母校互動密切。


 有感於最近報載「1000大企業最愛的大學生」,中大的畢業生總在十名左右徘徊。王隆認為,母校校訓不愧是「誠樸」,因為我們的校友們總是含蓄,不太敢在職場表現自己,相對容易吃虧。因此他呼籲中大人,不要害怕結黨結社,要串起所謂的「中大幫」,人捧人,水漲船高;人踩人,越踩越低。所以,他接任校友總會理事長後,增設了「執行長」乙職,由彭冠宇校友擔任,另請彭啟明、林裕偉擔任「副執行長」,今後這三位青年才俊,將分別在竹科、氣象界、學術界、建築營造業裡,召喚「中大幫」,號召各領域「達人」,凝聚業界校友,多回母校分享經驗。
 
以德服人的智慧


 基督的光照在王隆的家庭裡,兄弟姐妹均受洗,他是家中唯一的例外。但奇妙的是,他卻帶有一種可以感化人的力量,自己也經常被感動,甚至有人猜他的職業是「牧師」。「誠信」和「恆心」是他走過一甲子的智慧結晶。他曾經為了跑一家客戶,硬著頭皮,前後歷經「八年抗戰」才成功。廣結善緣,讓他在業界三十年,只有朋友,沒有敵人。


 金錢觀很豁達的王隆,長久以來默默捐款回饋母校。他說「懂得用,錢才是錢,否則是廢紙」,能力範圍內能為母校略盡棉薄之力,他感到非常快樂。「金錢的多寡,每個人的認定不同」,但只要願意付出,精神都會令人感動。


文/ 陳如枝、駱季青


中央大學第五屆校友總會


理事長:王隆
副理事長:李鍾熙、吳昇奇、方永城
常務理事:蔣偉寧、謝玉連、王隆、李鍾熙、吳昇奇、方永城、林裕偉、彭冠宇、林沛練、吳德榮、彭啟明
常務監事:凃秀伶、陳文逸、黃興燦
顧問委員:楊潔豪
財務委員:張涵郁
學術委員:王乾盈
聯誼委員:林裕偉
編輯出版委員:古明芳、謝玉連
研究發展委員:林沛練
執行長:彭冠宇
副執行長:彭啟明、林裕偉
秘書長:李淑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m65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